命令模式 Command Pattern

2020-03-13

命令模式将“请求”封装成对象,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、队列或者日志来参数化其他对象。

对这个设计模式的解读,网上一些文章存在误区。

实例

参与者

  • Receiver 接收者,知道如何实施与执行一个请求相关的操作。命名有误导性,有些文章把 Receiver 设计成接口,把它当成了类似观察者的角色,事实上 Receiver 应该是最终执行操作的类,任何类都可能作为一个接收者

  • Command 声明执行命令的接口,一般包括一个“执行”方法,还可以按需声明“撤销”、“重做”等方法

  • ConcreteCommand 具体命令,实现 Command 接口,与一个 Receiver 绑定并调用其相关操作

  • Invoker 命令调用者,可以按需实现历史记录等功能。有些文章根本就没有设置传入命令参数的方法,客户端无法将命令实例发送给调用者,这就没有理解调用者的作用,调用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

这样就将命令抽象出来,调用者与接收者分离。有些文章混淆了客户端与调用者,称客户端与接收者解耦,事实上客户端仍然需要创建 Receiver 实例,真正解耦的是调用者和接受者。

举个例子,工具栏是调用者,它负责调用命令、记录历史等,不关心最终这些命令是如何执行的(Receiver 是如何实现的)。

源码

public class Receiver {
    public void action() {
        new Throwable().printStackTrace();
    }
}
public interface Command {
    void execute();
}
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{
    private Receiver mReceiver;

    public ConcreteCommand(Receiver receiver) {
        mReceiver = receiver;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execute() {
        mReceiver.action();
    }
}
public class Invoker {
    void call(Command command) {
        command.execute();
    }
}

这里调用者只负责执行命令,它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。

测试

Receiver receiver = new Receiver();
Command command = new ConcreteCommand(receiver);
Invoker invoker = new Invoker();
invoker.call(command);
java.lang.Throwable
	at io.binac.designpattern.command.Receiver.action(Receiver.java:5)
	at io.binac.designpattern.command.ConcreteCommand.execute(ConcreteCommand.java:12)
	at io.binac.designpattern.command.Invoker.call(Invoker.java:5)

源码实现

https://github.com/qianbinbin/DesignPattern/tree/master/src/main/java/io/binac/designpattern/command

参考资料

  1. 《Head First 设计模式》
  2. 命令模式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  3. 1. 命令模式 — Graphic Design Patterns
Java设计模式

本作品根据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 进行授权。

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

代理模式 Proxy Pattern